来源:陕西日报日期:2021-06-15 09:23 访问次数: 字号:[ 大 中 小 ]
初夏时节,三秦大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步伐铿锵有力。
在秦巴山区,平利县老县镇脱贫群众沈怀丽从万福山村搬到锦屏社区,过上了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还有了稳定工作;
在关中地区,扶风县“村镇工厂”由去年的76家增至81家,吸纳脱贫群众由654人增加到679人;
在黄土高原,宜川县丹州街道王湾村通过特色产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全村44户脱贫户足不出村就有两种以上增收渠道……
党的十八大以来,陕西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和两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聚焦“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聚焦精准,尽锐出战,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坚定决心,啃下了一个个难啃的“硬骨头”,攻下了一个个难攻的“贫困堡垒”,全省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
56个贫困县全部“摘帽”,6452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全部出列,465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摆脱贫困的千年梦想照进现实。
聚合力 确保脱贫高质量
6月8日9时,永寿县甘井镇红岩村驻村工作队队长梁芳利,刚排查完村上住房安全和饮水安全情况,紧接着又联系医疗专家到村上义诊、安排村卫生环境整治工作等。
“今年是我驻村的第4个年头,尽管红岩村已经脱贫退出,但帮扶没有断线,脱贫攻坚成果仍要巩固,我一点不敢马虎。”梁芳利坚定地说。
打赢脱贫攻坚战,关键在人。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累计选派驻村工作队15843支、驻村干部90126人,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村实现驻村工作队和驻村第一书记全覆盖,有力促进了脱贫攻坚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
为全面夯实脱贫攻坚责任,我省严格落实“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工作机制,坚持“五级书记抓扶贫”,每名省级领导包联一个县,协调解决实际问题。特别是深入开展“三比一提升”“三排查三清零”等工作,逐级夯实党委、政府主体责任,着力发挥县委书记“一线总指挥”作用。同时,我省全面“对标补短”,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巩固提升脱贫质量。
打赢脱贫攻坚战,离不开财力支持。
2016年以来,我省累计投入省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44.6亿元,年均增幅38%;涉农资金应整尽整,累计整合807.76亿元;发挥金融扶贫作用,累计投放扶贫小额信贷近246亿元,惠及64万余户建档立卡贫困户。
打赢脱贫攻坚战,离不开社会各方支持。
为建立健全大扶贫格局,我省深入推进苏陕扶贫协作,建立涵盖省、市、县、镇、村和各级部门等多领域的结对帮扶工作机制。目前,江苏省财政帮扶资金累计达到74.13亿元,支持我省5104个扶贫项目建设,带动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16万余人;我省1.75万名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赴江苏省稳定就业。
此外,我省充分发挥省内国企、高校和医疗资源优势,9个“国企合力团”累计投入产业扶贫资金近64亿元;“百校帮百县”建设产学研一体化示范基地和实体项目110个;111家省内外三级医院与112家县级医院结对帮扶。用好各方力量,37个中央定点扶贫单位累计直接投入或引进资金30.82亿元,实施扶贫项目3164个;8583家民营企业投入资金65.1亿元,使143.86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受益。
补短板 夯实“两不愁三保障”
“看到屋、走到哭。”这曾是紫阳县自然生存条件恶劣的真实写照。
紫阳县东木镇关庙村、军农村曾是深度贫困村。因道路狭窄,村里的板石和土特产难以走出深山。2019年,在县上的重视下,仅用3个月,宽4.5米、长17公里的关庙至军农村级公路提升改造工程全面竣工。
“现在拉板石的大货车能进村了,我再也不怕客户跑了。”6月12日,紫阳天地天然板石有限公司总经理雷星明激动地说。
要想富,先修路。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陕西累计新建通村公路1.2万公里,实施通村公路“油返砂”整治1.6万公里,全省所有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具备条件建制村全部通客车。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村实现生活用电、动力电、光纤和4G网络全覆盖。长期制约贫困地区发展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已基本补齐。
聚焦“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全省累计精准资助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336.13万人次,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义务教育阶段子女未发现失学辍学现象;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三重保障”实现全覆盖,30种大病患者救治率99.93%,慢病签约应签尽签;完成农村危房改造14.69万户,建成集中安置点2116个,24.9万户易地扶贫搬迁户全部入住;建成饮水安全工程2.06万处,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全部解决。
为了啃下深度贫困地区和革命老区脱贫这块“硬骨头”,我省累计安排中央和省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262.9亿元,推动革命老区脱贫致富;组织196家省级单位和省内19个经济强区结对帮扶11个深度贫困县;将农村低保最低限定标准提高到2020年底的每人每年4827元,97.81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纳入兜底保障范围,实现应兜尽兜、应保尽保。
强产业 开辟共同富裕之路
如今,詹存芳每天总是笑嘻嘻的。自从丹凤县竹林关镇长石练村搬到丹水社区,她再也不用为娃上学、婆婆看病、自己找不到工作而发愁了。
“现在楼上居住,楼下就业,既照顾了家,又有了稳定收入。社区各类设施配套齐全,要啥有啥。”詹存芳说。她家4口人,2018年仅掏了1万元就住进新房。更让她想不到的是,丹水社区2019年初引进一家服装企业,她很快成为一名企业职工,每月收入都在2000元以上。她家2019年就脱了贫。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我省不断拓展多元就业格局,全省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意愿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至少有1人稳定就业。强化扶志扶智,全省建立“劳动挣积分,积分换商品”爱心超市1.03万个。
产业扶贫是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为提升“造血”功能,我省制定了3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产业扶贫规划和56个县优势特色产业菜单,大力推广22种模式35个范例,初步形成“大产业、大聚集”“小产业、广覆盖”的发展格局。全省“3+X”特色扶贫产业蓬勃发展,脱贫县(区)苹果种植面积达到531万亩,奶山羊存栏147万只,发展设施蔬菜83万亩,分别较2015年增长12.7%、41.9%、15%。脱贫村集体经济组织实现全覆盖,集体经济空壳村全部“清零”。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5年的2600元增加到2020年的10739元,年均增长32.8%。脱贫群众根基更加稳固。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当前,我省已进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新阶段。面对新任务,陕西正以新姿态、新作风投入新战斗,奋力谱写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记者:程伟)
原文链接:甩掉穷帽子 过上好日子